|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张健康.中国媒介理论研究的总结与展望[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05):2-12.
点击复制

中国媒介理论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3年05期
页码:
2-12
栏目:
媒介理论研究
出版日期:
2013-10-31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张健康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浙江杭州,310015
Author(s):
-
关键词:
中国媒介理论研究总结展望
分类号:
G206.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基于中国知网,将中国媒介理论研究分为酝酿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进行中国媒介理论研究的总结和展望,归纳各个期间的媒介理论研究的焦点、亮点并进行述评,试图探析中国媒介理论研究发展的脉络,为中国媒介理论研究发展提供些微启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陆晔.现代社会的重要信息载体:对电视媒介特质的传播学思考[J].电视研究,1994(3)[2] 石义彬,纪莉论信息时代媒介的权威性[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6)[3] 尹韵公.美国垄断资本对新闻传播媒介的操纵[J]新闻战线,1990(4)[4] 邵培仁.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5] 陈力丹.媒介对舆论的社会控制机制———沉默的螺旋[J]国际新闻界,1998(2)[6] 邵培仁,邱戈论媒介身份研究的可能性与科学性[J]现代传播,2006(3)[7] 邱戈 媒介身份研究的基本理论架构[J]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8] 邵培仁重建和谐统一的“媒介身份”[J]青年记者,2006(13)[9] 邵培仁,张健康关于中国跨越数字鸿沟的瓶颈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10] 杨立新媒体文化的生态觉醒与生态媒体文化发展[J]渤海经济瞭望,2008(9)[11] 尹鸿电视媒介:被忽略的生态环境——谈文化媒介生态意识[J]电视研究,1996(5)[12] 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J]新闻大学,2001(冬)[13] 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14] 卞冬磊,张稀颖媒介时间的来临——对传播媒介塑造的时间观念之起源、形成与特征的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15] 王萍手机媒介传播:弥漫于空间——对手机媒介建构的空间结构的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0)[16] 李蓉后工业时代的媒介与时间[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17] 石义斌,熊慧媒介仪式,空间与文化认同:符号权力的批判性观照与诠释[J]湖北社会科学,2008(2)[18] 邵培仁论中国媒介的地理群集与能量积聚[J]新闻大学,2006(3)[19] 廖卫民城市媒介的地理印记与文化认同:对多伦多的媒介地理学分析[J]新闻记者,2007(3)[20] 汤浩媒介地理学视野下的传媒奇观[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 邵培仁论媒介地理学的正当性、科学性和学术坚守[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5)[22] 章洁,詹小路媒介人物与中学生偶像崇拜——兼谈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区别[J]现代传播,2006(6)[23] 邵志择恐怖主义与西方媒介的关系[J]新闻记者,2006(5)[24] 邵培仁媒介恐慌论与媒介恐怖论的兴起、演变及理性抉择[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4)[25] 桂世河,莫梅锋集群化、整合化、生态化——中国媒介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J]编辑之友,2006(1)[26] 袁靖华试论传播人种学的研究框架与发展趋势[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12) [27] 李飞西方媒体人类学研究简述[J]社会科学,2006(12)[28] 邵培仁,邱戈媒体弱智:是社会咒语还是媒体现实[J]浙江学刊,2006(1)[29] 郭光华,刘琼从受众文化趣味看电视“庸俗化”的深层内因[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张健康,男,教授,传播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