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王勇.论媒介环境视阈下的新媒介技术[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2):1-6.
点击复制

论媒介环境视阈下的新媒介技术()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2年02期
页码:
1-6
栏目:
新媒体与媒介融合
出版日期:
2012-04-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王勇
昆明理工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Author(s):
-
关键词:
媒介技术媒介环境网络手机挑战
分类号:
G206.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一个社会的大众传媒构成一个社会的媒介环境。新媒介技术的产生和普及,社会主导媒介的兴衰更替,导致一个社会的媒介矩阵重构,从而对社会的媒介环境以及生存演化于其中的社会、文化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和手机的全面推广和迅速普及,我国形成了一个迥然有别于以往的新媒介环境,它具有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融合、大众传播与非大众传播、传者与受者融合等鲜明特点。新媒介环境给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以及青少年教育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M] 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 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美] 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 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 [美]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 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 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 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
[8] Neil Postman, “Science and the Story that We Need”[EB/OL] First Things 69January,1997
[9]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1年7月) [EB/OL] 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7/W020110719521725234632pdf 2011—12—23:40我国前十月手机用户净增超一亿[EB/OL] http://kejijschinacomcn/system/2011/11/23/012134147shtml 2011—12—11—23:40
[10] [美] 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 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1]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陶冶.还是那个刀刃上的舞者吗?——冯小刚电影研究七年重审[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5):69.
[2]曾 真.媒介技术视阈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引领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4):113.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 云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新环境下网络有害信息传播与治理对策研究》(YB20114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勇,男,副教授,文学博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