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周 斌.华语电影:共同体命运、区域性发展和跨文化策略[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5,(01):98-105.
 ZHOU Bin.Chinese-language Films: Common Destiny,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Cross-cultural Strategies.[J].FUTURE COMMUNICATION,2025,(01):98-105.
点击复制

华语电影:共同体命运、区域性发展和跨文化策略()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5年01期
页码:
98-105
栏目:
影视艺术
出版日期:
2025-02-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Chinese-language Films: Common Destiny,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Cross-cultural Strategies.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5)01-0098-08
作者:
周 斌
(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Author(s):
ZHOU Bin
关键词:
华语电影 共同体命运 区域性发展 跨文化策略 理论研究
分类号:
J905.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近年来,随着时代变革、社会发展以及电影科技和电影艺术的不断创新,以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为主体的华语电影创作有了新的拓展,但是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进一步探讨华语电影的创作规律,不断总结其经验教训,有助于促进华语电影创作及其理论批评有新的发展和新的开拓。应该看到,华语电影具有共同体命运,而这种共同体命运是建立在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基础之上的。为此,华语电影创作要始终坚持把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放在首位,并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为一体,着力于通过电影艺术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同时,华语电影的多样化特色在于强化区域性发展,要在各类影片中融入更多的地域文化特色,并更好地凸显创作者的艺术个性,以形成独特的美学风格。为能使华语电影赢得更多观众,占领更大的电影市场,并在文化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创作和传播应采取有效的跨文化策略,还应该不断加强华语电影创作者的交流合作并深化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习近平.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87.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509.
[3]任殷.访焦雄屏[J].电影艺术,1988(11): 3-7.
[4]梁良.见证台湾电影崛起和没落的关键人物——李行[J].当代电影,2005(1):14-18.
[5]焦雄屏.台湾新电影的历史及文化价值[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0(2):81-93.
[6]力子.融合中西之长,创造完美电影——李安访谈录[J].当代电影,2001(6):63-65.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24.
[8]罗艺军.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5:66.
[9]苗春.国产电影首次全球同步发行,华夏电影公司海外“盖房子”[EB/OL].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 /2020-01/31/node_865.htm.
[10]聂伟.华语电影的全球传播与形象建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徐文明.野史、传奇传统与华语电影史中的“乾隆游江南”[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05):85.
[2]王志敏.试论华语电影在亚洲电影崛起中的 先锋和领跑者角色[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06):70.
[3]黄望莉.《清宫秘史》20年: 上海电影传统对香港电影的影响[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04):50.
[4]王昀.消失的边界:华语电影的魔幻景观与传统重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1):57.
[5]薛峰.显幽烛隐 洞察神韵——评《跨界的艺术:论李安电影》[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6):137.
[6]周 星,张 洋.嬗变与新晋:国际视野下新时代华语电影再认识[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1):31.
 Zhou Xing & Zhang Yang.Evolution and New Progress: Recognition of New Era Chinese Films from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FUTURE COMMUNICATION,2020,(01):31.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周斌,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