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 习近平.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9-21(2).
[3]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1/content_5686422.htm.
[4] 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23-03-16.
[5] 黄皖毅.“文明冲突论”的理论渊源及其思想局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4-38.
[6] 谢清果.共生交往观的阐扬——作为传播观念的“中国”[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5-13.
[7] 王世进,胡守钧.共生哲学论纲[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1-84+123.
[8] 胡守钧.社会共生论(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2.
[9] 罗惠翾.从“和而不同”到“和合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J].民族研究,2022(6):44-54+139-140.
[10] 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EB/OL].https://www.gov.cn/zhengce/ 202310/content_6907994.htm.
[11] 陈恒,张雁.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成就与展望[N].光明日报,2023-06-27(11).
[12] 石书臣,张金福.中华“和合”文化的当代阐发与实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4):46-54.
[13] 李世安.“和合”文化与“文明冲突”——东亚国际关系中的文化[J].史学理论研究,2006(3):42-50+158.
[14] 郑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原创性贡献[N].光明日报,2024-07-12(12).
[15] 中国代表:期待俄乌冲突双方相向而行尽早开启和谈[EB/OL].https://http://www.news.cn/world/20240726/e1c66d5935004cb8b2b15f026cd3aba4/c.htm.
[16]《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2895-2913.
[17] 高建新.大唐长安与“丝绸之路”上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以唐诗为考察中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82-188.
[18]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一)[J].环境,2024(2):10-11.
[19] 青觉.中华文明突出包容性的民族政治文化解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18-22+26-28+5.
[20] 刘泽华,张荣明等.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5.
[21] 赵轶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及其现代回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31-38.
[22] 向世陵.儒家视域中的“天下一家”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3):9-15.
[23][德]乌尔里希·贝克.自由与资本主义与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对话[M].路国林,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104.
[24]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1/content_5686422.htm.
[25]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4):3-21.
[26] 奂平清.费孝通的“和而不同”与“天下大同”思想——兼论民族研究的文化自觉与理论自觉[J].学海,2014(4):24-32.
[27]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2014-09/24/c_1112612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