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王婧雯,雷建军.从文化遗产到文化想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实影像话语建构[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4,(05):110-116.
点击复制

从文化遗产到文化想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实影像话语建构()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4年05期
页码:
110-116
栏目:
影视艺术
出版日期:
2024-10-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4)05-0110-07
作者:
王婧雯1雷建军2
(1.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北京100024; 2.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100084)
Author(s):
-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纪录片 文化想象 话语建构
分类号:
J95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记忆的活态载体,对维系民族共同体想象、凝聚文化认同至关重要。越来越多以非遗为主要题材的纪录片引发了现象级的文化潮流,并形成了一套本土化的、联通历史与当代的叙事系统与美学范式,成为建构大众非遗想象的主要话语来源。一方面,通过“去语境化”的话语方式,纪实影像以超脱出具体情景的极致感官体验,实现了对文化本质的直观建构; 另一方面,纪实影像又通过“再语境化”的话语表达,激活了个人生命体验与集体记忆的深层共鸣。由此,非遗的影像化再生产在促进文化消费与传播的同时,更引发文化共情与身份认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刘涛,韩鸿,徐斌.“陌生化”理论视野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探析[J].电影评介,2013(1):71-74.
[2]梁君健.物质性与个体化:网络热播纪录片中传统文化的话语机制及当代转化[J].南京社会科学,2019(11):120-126.
[3]向云驹.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之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63-72.
[4]陈望衡,吴志翔.审美历史演化中的身体境遇——试论身体美学何以成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0.
[5]钱钟书.钱钟书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300-314.
[6]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23.
[7]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文艺研究,2008(2):77-83.
[8]吕微,高丙中,户晓辉,王杰文,宣炳善,彭牧,韩成艳.定位于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民俗学——“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民俗学前景”笔谈[J].民俗研究,2013(4):5-33.
[9]刘晓春,崔若男.以“日常生活”为方法的民俗学研究——“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可能性”论坛综述[J].文化遗产,2017(1):66-70.
[10]高丙中.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46.
[11]张颖.回归生活本身:后全球化时代文化遗产“地方转向”的理念与方法[J].贵州社会科学,2021(1):100-106.
[12]项兆伦.非遗保护要“见人见物见生活”[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8/0606/c1003-30037713.html.
[13]陈阳.PGC+UEM:微纪录片的生产模式创新——以《了不起的匠人》为例[J].中国电视,2016(11):85.
[14][法]尚·布希亚.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23.
[15]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0.
[16]孔明安.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J].哲学研究,2002(11):71.
[17]吴飞,李佳敏.虚拟现实:共情传播的技术实现路径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7):178.
[18]刘珍,赵云泽.情绪传播的社会影响研究[J].编辑之友,2021(10):50.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胡天状.数字化影像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03):79.
[2]吴红非,孙文婷.江南丝竹音乐传承的实践与思考[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06):89.
[3]韩梅.电视专题片概念的迷失与追踪[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3):38.
 Han Mei.Losing and Retracing the Concept of TV Special Topic Documentary[J].FUTURE COMMUNICATION,2016,(05):38.
[4]宋嘉伟.创伤记忆的视觉招魂技术——当代亚洲纪录片中的三种记忆表征模式[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5):50.
 Song Jiawei.The Art of Visual Evocation of Traumatic Memories: Three Types of Memory Re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Asian Documentaries[J].FUTURE COMMUNICATION,2016,(05):50.
[5]何其亮.中外项目学习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中澳学生基于远程视频的多模态纪录片制作实践[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2):129.
 He Qiliang.Implications of Sino-foreign Project-based Learning on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 Creativity-The Practice of Multimodal Documentary Making between Chinese and Australian Students via Video-conferencing[J].FUTURE COMMUNICATION,2017,(05):129.
[6]王培.纪录片新体裁初探——以《辛普森:美国制造》《纽约灾星》《制造杀人犯》为例[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5):77.
 Wang Pei.A New Genre of Documentary: Taking O. J.: Made in America, The Jinx and Making a Murderer as Examples[J].FUTURE COMMUNICATION,2017,(05):77.
[7]聂欣如.“动画纪录片”与西方后现代主义观念[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1,(02):106.
 Nie Xinru.Animated Documentary and Postmodernism in the West[J].FUTURE COMMUNICATION,2021,(05):106.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以融合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3VMZ010); 北京高校思政工作研究课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传播实践赋能高校‘大思政'建设”(BJSZ2023ZC27)。
作者简介:王婧雯,女,副研究员,博士; 雷建军,男,教授,博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