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陈子坤,陈凌广.数字时代乡村综合形象设计传播策略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4,(03):87-96.
点击复制

数字时代乡村综合形象设计传播策略研究()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4年03期
页码:
87-96
栏目:
媒介社会
出版日期:
2024-06-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4)03-0087-10
作者:
陈子坤1陈凌广2
(1.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1100; 2.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Author(s):
-
关键词:
乡村综合性形象系统 数字时代 异质化传播 区域品牌传播
分类号:
G206.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乡村综合性形象系统建构是传播乡村形象的重要策略。数字时代,以万物互联为代表的新媒体、新媒介迅猛发展,传播形态与路径发生了深刻变化。乡村综合形象的设计传播策略,将为未来中国全域形象多样化奠定基础,并在中国乡村振兴格局下全域发展中逐渐发力。乡村综合形象的设计传播在传播表达、内容生产、受众传播等方面存在形式单一、思维固化、创新不足等问题。结合数字科技手段与乡村综合形象系统,实现区域品牌传播,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研究范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高宝萍,冯慧.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困境与对策探究[J].理论导刊,2021(6):120-124.
[2]陈凌广,陈子坤.祠堂载体设计之道: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活化更新设计的案例透析[J].未来传播,2020(4):91-98,138.
[3]杨吉华.数字乡村:如何开启乡村文化振兴新篇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14-19,87.
[4]吕红医,王宝珍.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问题[J].小城镇建设,2009(12):61-64.
[5]陈菁,张鹰,沈圣,张伟翔.传统木构民居残损断梁抱箍拉索原位加固技术[J].建筑与文化,2018(4):197-199.
[6]张犇.论艺术乡建的本质与要义[J].民族艺术研究,2022,35(6):118-123.
[7]黄孝纪,节庆里的故乡[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22:3.
[8]李正军,陈方圆,王琳.艺术介入乡村设计的策略与方法[J].设计,2019,32(7):51-53.
[9]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263.
[10]张明皓,叶敬忠.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农村经济,2022(11):1-10.
[11]邢博,谢丁丁,王庆生,李诗韩.依托文物建筑建设民宿的可行性、挑战与对策[J].城市,2022(11):47-54.
[12]陈子坤.迭代转型——余东农民画村乡村形象与色彩美学设计探索[J].流行色,2023(1):118-120.
[13]郎绍君.论中国农民画[J].文艺研究,1989(3):111-124.
[14]岳林立.乡村形象建构与乡村振兴的相互关系——以自媒体时代前后为中心[J].南方农机,2021(22):66-68,75.
[15][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9-30.
[16]王雪微,范大龙.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测度及时空演变格局[J].人文地理,2020(6):85-94,148.
[17]田村正纪,胡晓云,许天.品牌的诞生——实现区域品牌化之路[J].品牌研究,2017(6):2.
[18]孙丽辉,毕楠,李阳,孙领.国外区域品牌化理论研究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2):40-49.
[19][德]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通.美学[M].高鹤文,祁祥德,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32.
[20]周笑.异质化传播:新媒体的本质优势[J].传媒,2006(11):67-68.
[21]杨亚丽,李佳欣.论中外合拍纪录片中的中国乡村形象建构[J].中国电视,2021(10):110-112.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当代乡村景观营造思想与策略研究”(2021BG04949)。
作者简介:陈子坤,男,博士研究生; 陈凌广,男,教授。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