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雷吉斯·德布雷.媒介学引论[M].刘文玲,陈卫星,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30.
[2][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0.
[3][美]段义孚.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M].王志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44.
[4][法]雷吉斯·德布雷.媒介学宣言[M].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17.
[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5636.
[6]徐吉军.杭州运河史话[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188.
[7][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8.
[8][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修订版)[M].丁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18.
[9][法]雷吉斯·德布雷.普通媒介学教程[M].陈卫星,王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4.
[10][清]沈德潜.西湖志纂[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25.
[11]沈弘.城记·杭州:1793-1937遗失在西方的杭州记忆[M].北京:时代华文出版社,2019:2.
[12]仝冰雪.中国照相馆史[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6:375-377.
[13]唐洪庆.杭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研究(1896-1927)[D].浙江大学,2009:102-104.
[14][美]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何道宽,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5.
[15]尹吉男.中国美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341.
[16]王朝闻,邓福星.中国美术史(10)[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19.
[17]单国强.中国美术史(明清至近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70.
[18]胡适.易卜生主义[J].新青年,1918(6):4.
[19]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2.
[20]蔡禹龙,汪林茂.运河边的租界——拱宸桥[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12.
[21][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284.
[22]戴宇辰.媒介化研究的“中间道路”:物质性路径与传播型构[J].南京社会科学,2021(7):102-112.
[23][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2-23.
[24][美]巫鸿.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M].肖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69.
[25][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34.
[26][美]W.J.T.米歇尔.图像何求?——形象的生命与爱[M].陈永国,高焓,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xii.
[27][美]W.J.T.米歇尔.图像学[M].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51.
[28][美]纽曼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