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 . 人民日报,2021-06-02(001).
[2] Carey,J.(1992).Communication as culture: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New York:Routledge.
[3] 樊水科. 从“传播的仪式观”到“仪式传播”:詹姆斯·凯瑞如何被误读 [J] . 国际新闻界,2011(11):32-36+48.
[4] 张伟,杨明. 从“传递观”到“仪式观”: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范式转换 [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8(2):11-16.
[5] 周根红.申奥片与城市形象的影像传播 [J] . 中国电视,2012(4):32-34.
[6] 殷雪涛.城市宣传片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力研究——以五部上海形象宣传片为例 [J] . 新媒体研究,2020(22):119-121+40.
[7] 邓元兵,李慧.CIS视角下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以重庆市为例 [J] . 未来传播,2019(4):90-101+138.
[8] 李梅,陈思华.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品牌叙事 [J] . 当代传播,2021(6):97-99.
[9] [美] 约翰·彼得斯.奇云:媒介即存有 [M] . 邓建国,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6.
[10] 胡翼青,张婧妍:作为媒介的城市:城市传播研究的第三种范式——基于物质性的视角 [J]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143-157+172.
[11] [法] 迪尔凯姆.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M] . 渠敬东,汲喆,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8.
[12] [英] 维克多·特纳. 象征之林 [M] . 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8.
[13] [美] 詹姆斯·凯瑞. 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文化论文集 [M] . 丁未,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14] [美] 戴尼尔·戴扬,[美] 伊莱休·卡茨. 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 [M] . 麻争旗,译.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86.
[15] Rothenbuhler,E.W.(1998).Ritual communication:From everyday conversation to mediated ceremon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16] Sella,Z.K(2007). The journey of ritu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Science,(7):103-127.
[17] [美] 柯林斯.互动仪式链 [M] . 林聚任,王鹏,宋丽君,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58.
[18] Senft,G.&Basso,E.B.(2009).Ritual communication.Oxford:Berg.
[19] 赵继敏.2022冬奥会北京-张家口城市形象传播策略 [J] . 青年记者,2019(11):75-76.
[20] 黄文芝.冬奥视角下的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的媒介策略——以张家口为例 [J] . 东南传播,2018(10):61-63.
[21] 杨琳,许秦.基于场域理论的国际马拉松赛与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J]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7):147-152.
[22] 李玉梅.国际论坛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以“夏季达沃斯论坛”为例 [J] . 新闻知识,2018(1):14-18.
[23] 董婷.中国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初探——从广州举办2017《财富》全球论坛说起 [J] . 西部广播电视,2018(7):25-26.
[24] 张淑芬. 仪式化传播的观念塑造与价值引领 [J] . 当代传播,2017(2):35-39.
[25] 刘新鑫.重大事件传播对城市形象的塑造 [J]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8):155-156.
[26] Segal,J.(2011). Cannes: A French international festival.In Delanty,C.,Giorgi,L.& Sassatelli,M.(eds.).Festivals and the cultural public sphere.London:Routledge,168-184.
[27] Tucher,A.(2007). Communication,community,reality,ritual and the “Potato Hole Woodson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31): 2-8.
[28] 新华社.《生态文明贵阳论坛|贵州苗寨里传承百年的“生态家风”》[EB/OL] .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10116371?channel=weixin.
[29] Zukin,S.(2010). Naked City:The death and life of authentic urban plac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0] 吴红雨,潘忠党.绘制一座城市:一项城市广播电台的个案研究 [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4):73-92+127-128.
[31] [美] 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第二版)[M] . 方益萍,何晓军,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5.
[32] [美] 保罗·亚当斯. 媒介与传播地理学 [M] . 袁艳,译.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9.
[33] [英] Tim Cresswell. 地方:记忆、想象与认同 [M] .王志弘,徐苔玲,译. 台北:群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15.
[34] Anderson,B.(1991).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Verso.
[35] [美] 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 [M] . 周晓虹,徐彬,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97-98.
[36] 杨懿. 符号学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基于贵州茶的观察 [J]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11):60-63.
[37] 新华社. 贵州森林覆盖率达到62.12% [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4268903552834452&wfr=spider&for=pc.
[38]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课题组、孙玮. 城市传播:重建传播与人的关系 [J] .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7):5-15+126.
[39] 闫伊默. “礼物”:仪式传播与认同 [J] . 国际新闻界,2009(4):45-49.
[40] 郭斐珺,马凌.以博物馆为媒介:新时代国际传播的一种方法 [J] . 当代传播,2022(1):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