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戴颖洁,蒋凤祥.规训、抵抗与妥协:微信头像背后的代际互动过程探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2,(01):29-36.
点击复制

规训、抵抗与妥协:微信头像背后的代际互动过程探析()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2年01期
页码:
29-36
栏目:
智能传播
出版日期:
2022-02-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2)01-0029-08
作者:
戴颖洁蒋凤祥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Author(s):
-
关键词:
自我呈现 编码解码 拟剧论 代际互动
分类号:
G206.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微信中的“表演者”用户,通过复杂的编码程序在微信头像这个“前台”进行自我呈现。由于微信头像中存在鲜明的代际标签,并且代际对微信头像解读中“编码”和“解码”行为的不对称,引发了多元的代际互动过程。采用深度访谈法和网络民族志,对不同年龄段的用户进行深度访谈和网络观察,发现微信头像背后的代际互动呈现规训、抵抗与妥协的过程,用户在代际互动与自我意识的相互作用下,选择了微信头像自我呈现的方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5.
[2][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M].罗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56-358.
[3][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M].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43.
[4]林卡.论代际变迁——兼论“代沟”的意义[J].青年研究,1985(4):11-14+19.
[5]樊新民.代际差异的现象及其原因[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7(4):25-28.
[6]康斯坦丁,曹兴,姜丽萍.代际关系与代际价值[J].青年研究,1989(9):27-32.
[7]周晓虹.文化反哺与器物文明的代际传承[J].中国社会科学,2011(6):109-120+223.
[8]王诗瑶,王永红.国内近20年社交媒体使用的代际差异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8(12):1-4+19.
[9]邢虹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与媒介信任——基于上海11所高校相关状况的分析[J].新闻记者,2013(8):66-70.
[10]郭瑾,清平.重构与改造:都市青年白领的社交媒介使用与社会交往[J].青年研究,2016(1):1-4.
[11]王萍.新媒介使用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理论界,2010(10):186-188.
[12]甘勇灿.我国老年群体新媒介使用行为与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13]于博.基于实现幸福感的老年人微信使用动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14]韦大伟.数字鸿沟视角下的中国老年人互联网使用障碍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2.
[15]陆瑶,王思宇.真人表情包使用对代际沟通感知的影响研究[J].东南传播,2018(2):69-71.
[16]林枫,周裕琼,李博.同一个家庭不同的微信:大学生VS父母的数字代沟研究[J].新闻大学,2017(3):99-106+151.
[17]张涵静.“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的老年人微信接触研究[D].南昌大学,2019.
[18]林升栋,吴晶晶,易苑,刘红琪.中国社交用户头像选择的文化解释[J].深圳社会科学,2021(4):76-85.
[19]杨述超.常人方法学的基本主张及其内在逻辑[J].天府新论,2020(5):153-160.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林羽丰.大卫·贝罗的“编码解码”说——兼与霍尔理论比较[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3,(02):77.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院科研项目“在地连结:全球化视域下中国影视产业协同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戴颖洁,女,副教授,博士; 蒋凤祥,女,硕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