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赫尔穆特·普勒斯纳.《感觉的人类学》节选[J].张灯,译.外国美学,2019(2):74.
[2]廖雨声.现代艺术通感:感觉分离的反抗与救赎[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9(1):386.
[3][德]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8.
[4]施咏.再谈中国音乐中的“味觉”审美[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4(2):13-18.
[5][法]让·尼古拉·阿蒂尔·兰波.兰波作品全集[M].王以培,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305.
[6][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超越美学的美学[M].高建平,等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9:65.
[7][美]阿诺德·柏林特.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M].刘悦笛,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10.
[8]王源,李芊芊.智能传播时代沉浸式媒介的审美体验转向[J].中国电视,2020(1):67-71.
[9]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简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298.
[10][德]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78.
[11][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5.
[1]孙 平 张国飞.纪录片产业媒介融合实践中的发展瓶颈[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3):12.
Sun Ping & Zhang Guofei.Development Bottleneck of Documentary Industry in the Practice of Media Convergence[J].FUTURE COMMUNICATION,2015,(01):12.
[2]袁靖华,郝文琦.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的电视节目社交融合传播研究——以《奔跑吧兄弟》为案例[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5):13.
[3]郜书锴,赵宇超.新媒体:融合驱动与公共愿景——以“媒介融合和参与文化”为核心的研究概述与讨论[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6):57.
[4]钟丽茜.数字艺术诸“间性”特征初探[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2):107.
Zhong Liqian.On the Intermediality, Intertextuality and Intersubjectivity of Digital Art[J].FUTURE COMMUNICATION,2016,(01):107.
[5]傅懿瑾.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传播范式的解构与重塑[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04):31.
[6]王晓旭.从溢出到融合:叙事学研究的空间性位移考察[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5):50.
[7]禹 夏,石梦鑫.媒介融合背景下非虚构新闻写作叙事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