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陈凌广,陈子坤.祠堂载体设计之道: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活化更新设计的案例透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04):91-98.
 Chen Lingguang & Chen Zikun.The Way of Ancestral Hall Design: The Case Analysis of Renewal Design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pace Activation[J].FUTURE COMMUNICATION,2020,(04):91-98.
点击复制

祠堂载体设计之道: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活化更新设计的案例透析()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20年04期
页码:
91-98
栏目:
媒介融合
出版日期:
2020-08-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The Way of Ancestral Hall Design: The Case Analysis of Renewal Design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pace Activation
文章编号:
2096-8418(2020)04-0091-08
作者:
陈凌广 陈子坤
陈凌广,浙江传媒学院 公共艺术教育部,浙江 杭州,310018; 陈子坤,东京女子美术大学,日本 东京
Author(s):
Chen Lingguang & Chen Zikun
关键词:
祠堂载体 艺术活化 乡村公共空间 更新设计
分类号:
TU24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文章从城乡二元结构、原子化等所引发的公共文化空间供需矛盾,分析其产生矛盾的文化根源,尝试以艺术的方式、方法解决祠堂公共文化空间的活化路径,通过“祠堂载体设计”活化更新的样本采集与内涵拓展,立足“腾笼换鸟”,实现功能的优化与整合,提高祠堂载体创新的内生动力,特别是祠堂古戏台载体的设计创新,为学界探索祠堂戏台活化带来了多样化的文化样本,为业界探寻乡村振兴,找到祠堂活化解决问题的路径。文章对钱塘江流域内众多祠堂建筑空间活化案例加以梳理与分析,在结合当地文化资源、创意产业的背景下,提出对代表性祠堂空间进行改造实践,因地制宜促进祠堂活化样本的多样性,让先进文化进入农村祠堂,使之成为培育新式农民的孵化器及促进乡村文化价值形成的助推器,从而最终成为实现乡村文化精神成长的摇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邦卫.“后家族时代”与浙江祠堂文化的传播策略[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5).
[2]陈凌广.浙西祠堂[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79.
[3]曾静平,王友良.5G赋能时刻:全媒体,全素养[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0(2).
[4]陈波.公共文化空间弱化:乡村文化振兴的“软肋”[J].人民论坛,2018(2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后家族时代'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祠堂活化路径研究”(17BH16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凌广,男,教授。陈子坤,男,修士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