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丽平.“作者论”的源与流[J].太原大学学报,2013(3).
[2][法]安托万·德·巴克,塞尔日·杜比亚纳.弗朗索瓦·特吕弗[M].单万里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3.
[3][法]弗朗索瓦·特吕弗.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J].黎贊光,崔君衍译.世界电影,1987(6).
[4]杨远婴主编.电影理论读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231.
[5]Andrew,S.Notes On The Auteur Theory In 1962.Film Culture,1962:(27).
[6]Peter,W.Signs and Meaning in the Cinema.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2.
[7]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6-10.
[8][英]保罗·沃森.关于电影作者身份[J].犁耜译.世界电影,2010(6).
[9]肖怀德.中国电影制片管理机制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2.
[10]史可扬.影视批评方法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154.
[11]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
[12]胡克.现代电影理论在中国[J].当代电影,1995(2).
[13]陈犀禾.论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J].当代电影,2002(4).
[14]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9.
[15]陆川.体制中的作者:新好莱坞背景下的科波拉研究[D].北京:北京电影学院,1998.
[16]王佳泉.中国“文人电影”与欧美“作者电影”[J].北华大学学报,2004(5).
[17]李骏.从《四百击》到《狼图腾》:再论作者电影[J].美与时代,2015(3).
[18]陈晓云,李卉.作者底色下的风格转向[J].当代电影,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