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戴扬,卡茨.媒介事件[M].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
[2]陈新民,张华.我国内地媒介事件研究述评[J].科学·经济·社会,2009(2).
[3]董天策,郭毅,梁辰曦,何旭.“媒介事件”的概念建构及其流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10).
[4]Daniel Boorstin.The Image:A Guide To Pseudo Events in America [M].New York:Atheneum,1985:11-12.
[5]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272-274.
[6]贺建平.公关“制造”新闻的原则[J].公关世界,1997(7).
[7]王萍.试谈公关活动中的“制造新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6).
[8]邹宝元.浅谈编辑记者在新闻策划中的作用[J].新闻世界,2001(8).
[9]董天策.不要混淆新闻与公关的界限——也谈“新闻策划”[J].新闻界,1997(6).
[10]李春霞.灾难·媒介仪式与国家[J].贵州社会科学,2008(6).
[11]李春霞.地震与“媒介世界”[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30(4).
[12]骆正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景观制造与价值传播[J].体育与科学,2016,37(6).
[13]庄永志.被建构的奥运——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例[J].新闻大学,2009(1).
[14]李戈.媒介事件视阈下姚明退役直播的文本叙述与意义建构[J].体育与科学,2012,33(1).
[15]施喆.《死亡日记》:一个媒介事件的建构和伦理分析[J].现代传播,2001(2).
[16]黎杰.马加爵事件的传播途径[J].新闻界,2004(2).
[17]严怡宁.媒介事件化的中国民族问题——对《纽约时报》2000年以来中国民族问题报道的研究[J].外交评论,2013(5).
[18]姚志文.“媒介事件”:美国电视媒体如何报道恐怖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5).
[19]张建,夏光富,魏波.《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的“类媒介事件”思考[J].新闻界,2009(3).
[20]曾一果.媒介仪式与大众娱乐——关于现场直播的媒介分析[J].当代传播,2010(5).
[21]刘勇,郭静.意义建构与话语争夺:作为节日的“双十一”[J].现代传播,2017(4).
[22]邱林川,陈韬文.迈向新媒介事件研究[J].传播社会学刊,2009(9).
[23]师曾志.网络媒介事件及其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与特点[J].国际新闻界,2010(6).
[24]孙藜.转化性建构:媒介事件与权力结构转变——新媒体语境下对媒介事件研究的再回顾[J].新闻记者,2013(9).
[25]方洁.被裹挟与被规制:从新媒体与大众媒体的框架建构看新媒介事件的消解[J].国际新闻界,2014(11).
[26]王爱玲,丛雅清.转化性重构:微博平台“媒介事件”的话语结构转变——以新浪微博“9·3大阅兵”的信息传播为例[J].新闻界,2016(20).
[27]韩敏.商议民主视野下的新媒体事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3).
[28]彭华新.论当代媒介环境中的“城管之殇”[J].现代传播,2014(1).
[29]王一岚.新媒介事件与当前意识形态构建新趋势[J].光州传播,2016(10).
[30]Lee C-C & Li HT.“Media events”:first quarter of a century and the next[J].Media,Culture & Society,201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