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27.
[2]热拉尔·热奈特.转喻——从修辞格到虚构[M].吴康茹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10.
[3]唐纳德·戴维森.真理、意义与方法[M].牟博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47.
[4]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69.
[5]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
[6]马丁·海德格尔.演讲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35-236.
[7]亚里士多德.诗学[M].郝久新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1.
[8]马丁·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19.
[9]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在图像面前[M].陈元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102.
[10]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9-10.
[11]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从存在到存在者[M].吴蕙仪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47-48.
[12]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M].张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39.
[13]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86.
[14]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96.
[15]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失的年代[M].许绮铃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8.
[16]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看见与被看[M].吴泓渺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97.
[17]雷吉斯·德布雷.图像的生与死[M].黄迅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52.
[18]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
[19]周宪.视觉文化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94.
[20]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M].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4.
[21]让·波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M].夏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97.
[22]保罗·维利里奥.视觉机器[M].张新木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30.
[23]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37.
[24]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A].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7.
[25]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世界历史的透视(上)[M].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90.
[26]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4.
[27]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M].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8.
[28]王杰.寻找乌托邦——现代美学的危机与重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39.
[29]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418-419.
[30]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24.
[31]莫罗·卡波内.图像的肉身[M].曲晓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