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彭毅力.从《红楼梦》的隐喻与象征看红学的理路——基于接受美学的视阈[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3):126-135.
点击复制

从《红楼梦》的隐喻与象征看红学的理路——基于接受美学的视阈()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7年03期
页码:
126-135
栏目:
国学论坛
出版日期:
2017-06-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文章编号:
1008-6552(2017)03-0126-10
作者:
彭毅力
浙江传媒学院 社会科学部,浙江 杭州,310018
Author(s):
-
关键词:
隐喻与象征 接受美学 红学发展 微观理路 宏观理路
分类号:
I207.411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一道,自清末以来就成为汉学中的三大显学。《红楼梦》对隐喻和象征出神入化地运用,在《红楼梦》文本中留下了较多意义的空白或不确定性,吸引着一代代学人探玄解秘,致使红学中呈现出多样化的学术视角,形成不同的致思路向。一般而言,基于隐喻意象展开的研究,形成微观的理路; 注重探求象征意义的研究路向,可归入宏观的理路。在宏观理路中,又可区分出追寻某种象征意义的线性理路,以及注重把握多种象征意指聚焦点的整体性理路。从微观理路到宏观理路、由线性理路进展到整体性理路的过程,既与隐喻和象征的审美特点相吻合,又显现出红学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的轨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华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12:3.
[2]成穷.从《红楼梦》看中国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28-35.
[3]余英时.近代红学的发展与红学革命——一个学术史的分析[J].香港中文大学学报,1979(2).
[4][德]尼采.古修辞学描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
[5][美]莫瑞·克里格.批评旅途:六十年代之后[M].李自修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23.
[6]万书元.作为审美形态的隐喻与象征[J].艺术百家,2008(1).
[7][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4.
[8]居阅时.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中国文化象征[J].长白学刊,2004(4).
[9]许宁云.隐喻与象征关系的认知符号学阐释[J].社会科学家,2010(7).
[10][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95.
[11]朱全国.论隐喻与象征的关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12][美]威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14.
[13]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17.
[14]刘耕路.红楼梦诗词解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4.
[15]钟曲莉.《红楼梦》中的空间隐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
[16]谭姗燕,黄曙光.《红楼梦》中的语音隐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
[17]谢清果,杨芳.《红楼梦》的五行色彩隐喻探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4).
[18]冯雪娟.《红楼梦》隐喻叙事探析——以“梦”的隐喻叙事为例[J].哲学文史研究,2015(12).
[19][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95-97.
[20]薛海燕.《红楼梦》女性观与明清女性文化[J].红楼梦学刊,2000(2).
[21]张秋玲.明清女性观的发展与变异——以《红楼梦》和《镜花缘》为例[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1(9).
[22]彭毅力.略论《红楼梦》中性别文化的旨趣[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5).
[23]李庆信.《红楼梦》象征形态论[J].红楼梦学刊,1997(4).
[24]陈昌文.红楼梦象征之破解[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4).
[25]何劲虹.象征美学的发展与创新——《红楼梦》与《高老头》的象征美学之比较[J].重庆社会科学,2007(8).
[26]杨海波.本体象征——《红楼梦》象征艺术的终极旨归[J].红楼梦学刊,2010(1).
[27]周思源.论《红楼梦》的象征主义[J].红楼梦学刊,1997(1).
[28]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52-53.
[29][德]尧斯,[美]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9.
[30][德]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M].霍桂桓,李宝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7.
[31]俞平白.红楼梦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215-220.
[32]鲁迅.集外集拾遗·《绛洞花主》小引[A].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45.
[33]蔡元培.《石头记》索隐[A].胡适,鲁迅,王国维.解读《红楼梦》(附录1)[C].沈阳:辽海出版社,2010:147.
[34]寿鹏飞.《红楼梦》本事辨证[A].胡适,鲁迅,王国维.解读《红楼梦》(附录2)[C].沈阳:辽海出版社,2010:183-186.
[3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济南:齐鲁书社,1997:189.
[36]胡适.红楼梦考证(改定稿)[A].胡适,鲁迅,王国维.解读《红楼梦》[C].沈阳:辽海出版社,2010:23,27.
[37]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1-37.
[38]叶朗.《红楼梦》的意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39]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J].香港大学学报,1974(2).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张宝仪,王汀若.跨媒介摄影之美学探究——从伽达默尔与姚斯的理论切入[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04):24.
 Zhang Baoyi & Wang Tingruo.Aesthetics Analysis on Trans-Media Photography: From the Theory of Gadamer and Jauss[J].FUTURE COMMUNICATION,2019,(03):24.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彭毅力,女,副教授,硕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