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威尔伯·斯拉姆.传播学的一个独特见解——一个观点的回顾[J].姜克安译.国际新闻界,1985(2):27.
[2][美]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5-26.
[3]黄成炬.媒介社会学向传播社会学的转变[A].洪浚浩.传播学新趋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332-334.
[4]吴飞.重建巴比塔——吴飞谈传播学的想像力[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9.
[5]刘勇.想像力的缺失:中国传播学研究反思[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6):84-86.
[6]吴飞.传播学研究的自主性反思[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124-125.
[7]赵月枝,胡智锋.价值重构:中国传播研究主体性探寻[J].现代传播,2011(2):20.
[8][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4,20.
[9]沙垚.重构中国传播学——传播政治经济学者赵月枝教授专访[J].新闻记者,2015(1):5.
[10][美]Catherine Bell.Ritual Theory,Ritual Practic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1.
[11][美]乔治·E.马尔库斯,[美]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M].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92.
[12]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
[13]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九)[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76,80.
[14]林莉君.多元信仰之声音:以磐安县仰头村为个案的“炼火”仪式音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76,80.
[15]曹本冶.“序”[A].林莉君.多元信仰之声音:以磐安县仰头村为个案的“炼火”仪式音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
[16]陈勤建.当代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3:4.
[17]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