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3.
[2]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06.
[3]杜正胜.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J].中国文化,1995(12):224.
[4]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2011:12-13.
[5]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2011:348.
[6]顾潮.顾颉刚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3:71.
[7]王明珂.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213-224.
[8]张先清,杜树海.移民、传说与族群记忆——民族史视野中的南方族群叙事文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30-39.
[9]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2010:45.
[10]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M].上海:三联书店,2012:384.
[11]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卷十)[M]. 北京:中华书局,2011:89.
[12]罗志田.检讨《古史辨》学理基础的一项早期尝试[J].社会科学研究,2008(3):133.
[13]胡鸿保,陆煜.历史研究中人类学方法的利用和误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8.
[14]顾颉刚.顾颉刚书信集(卷二)[M]. 北京:中华书局,2011:443.
[15]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卷九)[M]. 北京:中华书局,201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