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周 颖.跨文化语境下华莱坞电影符号营销路径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4):76-83.
 Zhou Ying.A Study of the Paths of Symbolic Marketing of Huallywood Films in a Cross-Cultural Context[J].FUTURE COMMUNICATION,2016,(04):76-83.
点击复制

跨文化语境下华莱坞电影符号营销路径研究()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6年04期
页码:
76-83
栏目:
出版日期:
2016-08-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A Study of the Paths of Symbolic Marketing of Huallywood Films in a Cross-Cultural Context
文章编号:
1008-6552(2016)04-0076-08
作者:
周 颖
浙江大学 传播研究所,浙江 杭州,310028
Author(s):
Zhou Ying
关键词:
跨文化 华莱坞电影 符号营销 国际营销
分类号:
J905.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2015年暑期档创造票房奇迹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多伦多电影节上卖出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版权。同样是华人制造,为何《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能在国际营销中拔得头筹,而其他电影如冯小刚作品《老炮儿》、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以及同为动画电影的《无敌乒乓兔》却反响平平?华莱坞电影的国际营销究竟该从何处入手才能在跨文化语境中突破文化壁垒?基于此,文章以在各大电影节国际营销中大获成功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其在国际电影节中使用的平面海报和预告片为文本,试图运用符号营销理论以及DIMT模式对以上文本中的神话符号、“意”与“象”相融合的艺术式呈现以及明星符号展开探讨,为华莱坞电影冲破文化壁垒、避免文化折扣提出以下几条发展路径:抽取本土符号、挖掘全新符号、创造神话的符号财富; “意”、“象”合二为一,丰富受众形象思维、满足个体情感诉求; 擅用熟悉面孔、激活集体记忆,因时因地启用明星符号。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江根源.虚假广告:符号学视野下的内容分析[J].新闻大学,2007(2):136-140.
[2]李思屈.东方智慧与符号消费——DIMT模式中的日本茶饮料广告[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170.
[3]罗鑫.“神话学”符号分析模式的意识形态批评[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2(6):130-133.
[4][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35.
[5]熊焱煦.2003—2013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状况研究:基于北美市场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27.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邵静.“互联网+”背景下华莱坞电影产业的国际化策略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3):109.
 Shao Jing.A Study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of the Huallywood Film Industry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Plus”[J].FUTURE COMMUNICATION,2017,(04):109.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国际影视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华莱坞电影理论研究:以国际传播为视维”(ZJ14Z02)的成果之一;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梦”影视创作与传播策略研究》(15ZD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颖,女,博士生。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6-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