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晋亚.TVB电视剧对香港城市形象的传播[J].电视研究,2011(10):78-80.
[2]张鸿雁,刘湘萍.品牌城市[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5.
[3]周成璐.公共艺术的逻辑及其社会场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50.
[4][明]文震亨.长物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2:59.
[5][英]米兰达·布鲁斯,米特福德等.符号与象征[M].周继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50.
[6]李向丽.试论荷花绘画艺术的发展及名家特点[J].河南社会科学,2007(6):135-136.
[7]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294.
[8]田自秉,吴淑生,田青.中国纹样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08.
[9]闻一多.说鱼[A].闻一多全集(第3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246-248.
[10]许可,许绍银.中国陶瓷辞典[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321.
[1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287.
[12]李照兴.潮爆中国——新新中国城市文化笔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11-112.
[13]陈实.城市形象建构中的符号选择[J].新闻世界,2012(1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