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52-53.
[2]王岳川,胡经之. 文艺美学方法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35.
[3]李妙玲. 伊瑟尔阅读审美响应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4]陈旭光等. 影视受众心理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7.
[5]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漫笔之五:“接受美学与电影观众学研究”[J]. 电影评介,1992(2).
[6][法]萨特.为什么写作?[A].施康强译. 柳鸣九.萨特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9.
[7]刘艳芬. 面对影像的诱惑和文学的召唤——对文学与影视接受心理的比较分析[J]. 济南大学学报,2007(4).
[8]荀超. 国产电影进入IP时代[N]. 华西都市报,2015-04-20.
[9][德]尧斯,[美]霍拉勃.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 周宁,金元浦译.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9.
[10]张隆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现代西方文论略览[J].读书,1984(3).
[11][德]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M].霍桂桓,李宝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7.
[12]章国锋. 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J]. 文艺研究,1985(4).
[13]张宝石.谈语文教学中的不同接受[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4]胡经之,王岳川.文艺美学方法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44.
[15]朱立元. 接受美学导论[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280.
[16]朱晓军. 电视媒介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