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盘随云.大运河诗词: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文化形态[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2):112-117.
点击复制

大运河诗词: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文化形态()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5年02期
页码:
112-117
栏目:
文学研究
出版日期:
2015-04-3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盘随云
杭州师范大学附中、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化创意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310030
Author(s):
-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 大运河诗词 非物质文化形态
分类号:
I207.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大运河诗词是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也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诗词大多创作于唐宋时期,主要描写作者在大运河上或运河之畔的所见、所感,表现其对大运河的所思、所想。大运河诗词不仅像一把历史之“镜”,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大运河的存在状态与发展变迁、人们对大运河的情感寄托和价值判断,而且也具有一种精神之“力”,通过影响乃至改变人们对大运河的看法与评价,推动大运河的保护、利用和开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苗菁.唐宋诗词与大运河[J].聊城大学学报,2014(5).
[2]彭定求,沈三曾等编.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04.
[3]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上册)[M].北京:中国书店,1986:77.
[4]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93.
[5]皮日休.皮子文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1.
[6]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11.
[7]梅尧臣.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中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9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盘随云,男,特聘研究员。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