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10.
[2]南方都市报与广东省立图书馆.上世纪20年代广州生活的“化石”[N].南方都市报,2007-03-27(12).
[3]李名亮.广告传播学引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51.
[4]广州民国日报,1925-11-30(9).
[5]广州民国日报,1925-12-24(11).
[6]广州民国日报,1926-09-21(6).
[7]罗兰·巴特,让·鲍德里亚等著,吴琼,杜予编.形象的修辞——广告与当代社会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6.
[8]广州民国日报,1922-08-01(1).
[9]铃木庆夏.论文白相间的叙事体中文雅语体形式的篇章功能[J].语言科学,2010(5): 254.
[10]广州民国日报,1925-10-27(11).
[11]广州民国日报,1924-11-14(2).
[12]广州民国日报,1925-10-26(2).
[13]广州民国日报,1924-03-29(2).
[14]广州民国日报,1923-12-11(5).
[15]广州民国日报,1927-08-12(6).
[16]广州民国日报,1926-06-20(5).
[17]广州民国日报,1927-08-20(11).
[18]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21.
[19]陈玉.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历史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 2008:20.
[20]广州民国日报,1923-12-11(5).
[21]广州民国日报,1927-12-21(9).
[22]广州民国日报,1927-07-04(8).
[23]广州民国日报,1924-09-03(4).
[24]宁萍.网络广告[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103.
[25]广州民国日报,1927-05-30(4).
[26]广州民国日报,1927-08-23(11).
[27]广州民国日报,1926-11-02(4).
[28]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