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袁庆丰.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旧市民电影的传统特征与新鲜景观——以联华影业公司的《银汉双星》为例[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5):57.
点击复制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旧市民电影的传统特征与新鲜景观——以联华影业公司的《银汉双星》为例()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4年05期
页码:
57
栏目:
传媒史探微
出版日期:
2014-10-31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袁庆丰;
Author(s):
-
关键词:
“联华”旧市民电影电子影像版自觉性
分类号:
J905.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在传统社会中,异性在公众场合获取他所中意对象的性信息非常之少,相应的信息传达也相对困难,因此就不得不增加叙述篇幅,进而导致节奏缓慢。换言之,《银汉双星》1中拖沓的情节发展、非常缓慢地释放性信息的节奏,只适合于传统社会和相对稳定的社会现实环境,更与传统社会和传统审美趣味合拍。从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开始,旧市民电影积极尝试将新观念和新意识带入到电影制作当中,电影语言在逐渐成熟,它从原来纯粹的旧文艺或者旧文学的电子影像版开始向发展出自己的表现风格和话语系统努力。这个逐渐建立、完善的过程贯穿整个20年代并在3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从这个意义上说,旧市民电影不仅是先后出现于1932年的左翼电影和1933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57.
[2]范伯群.“电戏”的最初输入与中国早期影坛——为中国电影百年纪念而作[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5):1~7.
[3]袁庆丰.雅、俗文化互渗背景下的《姊妹花》[J]. 当代电影,2008(5):88~90.
[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袁庆丰.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文化生态的低俗性及其实证读解[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4):51~55.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袁庆丰,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 民国电影研究所,北京,100024)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