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崔波.刍议城市传播研究的空间进路[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2):2.
点击复制

刍议城市传播研究的空间进路()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4年02期
页码:
2
栏目:
媒介与社会
出版日期:
2014-04-15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崔波
Author(s):
-
关键词:
空间进路城市传播范式
分类号:
G206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使得学者对于城市历史和时间、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关注转移到空间上来,开始关注城市的空间性、社会诸过程与空间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建立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多种可能性的问题,这引发对城市传播研究的空间进路的思考。空间进路引入城市传播研究的前提是把学者普遍忽视的城市实体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对城市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这三个层面传播关系和互动关系生成的城市传播影响力进行重新考量,有助于建立城市传播研究范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孙玮作为媒介的外滩:上海现代性的发生与成长[J]新闻大学,2011(4)
[2]谢纳实践哲学视域中的当代“空间转向”[J]长白学刊,2011(4)
[3]Foucault M“Questions on Geography”in Foucault,Mand Gordon,C(eds),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M]New York: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1980:63-77
[4]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5
[5][美]特纳(Bryan STurner)社会理论指南[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05
[6]Soja E WPostmodern Geographies: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M]London:Verso,1989:10
[7][美]爱德华·W苏贾(Edward WSoja)后现代地理学[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6
[8]潘泽泉空间化:一种新的叙事和理论转向[J]国外社会科学,2007(3):43
[9]Benjamin WOne-way Street and other Writings[M]London:Penguin Group,2009:196
[10]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城市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9-70
[11]黄风祝城市与社会[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5
[12]孙江空间生产:从马克思到当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0
[13][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00
[14]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209
[15][日]佐藤卓己现代传播史[M]诸葛卫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4-25
[1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1
[17]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7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宋嘉伟.城市传播、公共影像与记忆的空间——以“民间记忆计划”放映实践为例(2011—2015)[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1):90.
 Song Jiawei.Urban Communication, Public Image and the Space of Memory: A Case Study on the Screening of“The Folk Memory Project”(2011-2015)[J].FUTURE COMMUNICATION,2018,(02):90.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崔波,女,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导师。(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