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offman EFraming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4:21
[2]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1999:51
[3][美]沃纳·塞弗林,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12
[4]董天策,蔡慧我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转变与突破——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4)
[5]赵振宇,胡沈明玉树地震:中国进入后灾难报道时期[J]新闻与写作,2010(5)
[6]陈新勇,张红霞中西媒体“三鹿奶粉”事件报道框架及意识形态性[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1)
[1]黄宏,徐慧.《人民日报》“甲流”报道的框架分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1):38.
[2]廖卫民.试论传播与民族精神的铸造——基于《感动中国》累积性传播效果的案例研究[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4):30.
[3]彭伟清.媒介框架理论下的“官权富”媒介再现——以“南加大枪击案”为例[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06):38.
[4]张晓依,赖彦.《人民日报》反腐报道议程设置的特点及功能分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6):130.
[5]曾海芳.新年话语与国家叙事——基于对《人民日报》(1979—2020)“元旦献词”的语料库分析[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21,(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