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潘祥辉.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与“四维模型”[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5):1-7.
点击复制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与“四维模型”()
分享到:

《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ISSN:2096-8418/CN:33-1334/G2]

卷:
期数:
2010年05期
页码:
1-7
栏目:
新闻传播
出版日期:
2010-10-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潘祥辉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Author(s):
-
关键词:
媒介制度变迁动力四维模型
分类号:
G2062
DOI:
-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参考相关传播学者的研究成果、诺思的制度变迁模型以及张旭昆的制度演化理论,联系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实际,本文建构起一个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四维模型”:“媒介制度环境”、“媒介制度变迁的主体”、“媒介制度变迁的内源性变量”和“媒介制度变迁的外源性变量”,四者构成了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媒介制度变迁可以从这四个维度中的任何一个维度开始演化。四个维度中的变量可能单独作用于媒介制度系统的某一层面,也可能同时作用于媒介制度系统的三个层面,这个过程呈现动态性。四维模型可以分析具体的媒介制度变迁的情境与案例,揭示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逻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顾自安制度发生学探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J]当代经济管理,2006(4):12-17
[2]李金铨政治经济学的悖论:中港台传媒与民主变革的交光互影[J]2003(6)
[3]Gaye TuchmanMaking News: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M] NewYork:Free Press ,1978:68-90
[4]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9
[5]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59
[6]戴维·巴勒特媒介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56
[7]彼得·豪尔政治科学与三个制度主义流派[A]何志俊,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9
[8]Ranser S D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J]Comparative Politics, 1984:(16)
[9]LE戴维斯,DC诺思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A]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C]上海:三联书店,1994:268
[10]张旭昆制度演化分析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1]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0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潘祥辉.论作为“软规则”的媒介意识形态及其制度功能[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02):21.
[2]余玉.关于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3):31.
[3]姚锦云.从幸福感到幸福观:媒介与幸福研究的新进路[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1):7.
[4]陆 地 敖 鹏.四种媒介的未来肖像[J].未来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3):62.
 Lu Di,Ao Peng.The Future Image of Four Types of Media[J].FUTURE COMMUNICATION,2016,(05):62.

备注/Memo

备注/Memo:
作者简介:潘祥辉,男,副教授,博士。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0-10-20